close

1.jpg    
(adidas Crazylight Boost “Damian Lillard PE”)




有別於先前【Review】的完整測試,新系列【First Impression】為筆者拿到新鞋款開箱、試穿後第一時間的直覺看法與些許個人意見,因尚未經過正式實戰測試,評論內容與日後正式鞋評可能有所出入。



2.jpg    
(ShockWeb鞋面搭配象徵品牌Logo3TPU飾條)



3.jpg    
(此版本鞋舌多了”DAME”字樣)



《外觀》:

 

n   整雙鞋使用無縫線貼合設計

 

n   有別於Crazy Light 3鞋面SprintWebCrazylight Boost 鞋面設計使用ShockWeb(網布上方再添加膠狀塗層增加支撐性)

 

n   鞋面3TPU飾條、中底”X”TPU穩定片、鞋後跟處TPU穩定片

n   non-marking橡膠外底



4.jpg    
(non-marking橡膠外底與中底”X”TPU穩定片)



《試穿後》:

 

n   版型不同於Crazy Light系列窄長設計,建議選擇原尺寸

 

n   中底避震配置:前腳掌EVA、後腳跟Boost

 

n   鞋舌採用人體工學設計配合內襯材質,十分舒適

 

n   中低筒設計,提供腳踝保護但不會將踝關節鎖死

 

 

 

5.jpg    

(腳後跟Boost吸震材質與TPU穩定片)

 

 

 

 

《簡評》:

 

延用Crazy Light系列名稱的2014最新作,不論是版型、鞋面材質、中底材質都與過去前3代鞋款相去甚遠。本次評測的鞋款─adidas Crazylight Boost最令筆者滿意的部分為鞋面、鞋舌設計。ShockWeb鞋面柔軟、透氣,且擁有較以往系列更強的支撐性。外側代表adidas品牌的三條橫線TPU條,除了代表品牌Logo外,還兼具加強鞋面支撐的功能;鞋舌厚度適中材質柔軟舒適,配合人體工學偏”V”型設計,即使穿著短襪、踝襪也不會因為磨擦帶來任何不適的感覺。

 

 

adidas籃球鞋款最令人詬病之處─避震性。adidas Crazylight Boost使用首度出現於籃球鞋的Boost材質,整體避震性表現較以往鞋款佳。但Boost僅使用於後腳跟且厚度偏薄,與筆者穿著過的同品牌全中底Boost跑鞋”Energy Boost”相比較,整體的腳感與力量回饋感還是有一段差距。

 

 

adidas近年來籃球鞋款已許久沒有推出令人驚艷之作,adidas Crazylight Boost整體突破、優異的表現讓筆者十分期待皆下來使用更大更厚實Boost中底的”D Rose 5”

 

 

 

6.jpg    

(Crazylight Boost整體表現為adidas近年突破性的代表作)

 

 

 

本文內所有文字、圖片 KicksRC 版權所有。非經同意,禁止任何轉載、節錄之行為(FB分享鍵不在此限)●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cksRC 的頭像
    KicksRC

    Kicks Review Center 【鞋族評論中心】

    Kicks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